??文/樂居財經 李姍姍
??信托“互救”的故事再度上演。
??8月16日晚,中國華融發布公告稱,以61.52億元價格轉讓其所持有的華融信托76.79%股權,接盤方為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公司(下稱“信保基金”)。
??此次轉讓完成后,中國華融將不再擁有華融信托任何權益,且華融信托不再為前者附屬公司以及不再于該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綜合入賬。
??近些年來,華融信托踩雷不斷,目前其官網上已發布了十數筆資產處置公告,涉及金額超130億元。
??頻繁的踩雷導致華融信托業績虧損,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6.23億元,凈利潤為-57.19億元。直到2021年,在無違約發生的情況下,華融信托實現了業績扭虧為盈。
??此次接盤方信保基金,是由中國信托業協會聯合13家信托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多年以來,信保基金不斷出手相救信托公司,安信信托、四川信托、新時代信托等都曾是其援助的對象。
??而此次接手華融信托,被業內視為一次歷史突破性事件。
??突破性救援
??事實上,此次華融信托控股權的轉讓早有端倪。
??早在去年8月,中國華融已公告表示,針對華融信托存量債務情況,擬與主要機構債權人協商“債轉股+股權轉讓”的方式對華融信托實施股權重組。
??而后,關于轉讓華融信托股權的事項長時間未有新的進展。直到今年4月29日,中國華融再次披露消息稱,于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出讓華融信托76.79%股權,掛牌價格為61.52億元。
??華融信托股權轉讓并非十分順利,歷經數次延期,一波三折,最終才得以塵埃落定。
??根據此次中國華融公告,公司作為出讓方于北金所掛牌披露期結束后,經公開征集,只產生一個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即信保基金,故并無舉行公開競價,因此本次轉讓的代價即為掛牌價61.52億元。
??中聯資產評估以2021年7月31日作為評估基準日,對華融信托股權價值進行了評估。華融信托凈資產為34.62億元,評估價值70.91億元,轉讓標的對應評估值為61.52億元。
??本次轉讓完成后,中國華融將不再擁有華融信托任何權益,信保基金將成為華融信托的第一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此次信保基金接盤華融信托,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突破性事件。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此次由信保基金直接受讓中國華融持有的華融信托控股權,而不是通常的對于出險信托公司的受托管理,將開創信保基金直接以股權方式參與信托企業重組與整改、再行退出的先河。
??信托互救故事
??據了解,接盤方信保基金是中國銀保監會批準設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于2015年1月16日獲發營業執照,注冊資本115億元,由中國信托業協會聯合中信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重慶信托、中航信托、五礦信托、中誠信托等13家信托公司共同成立。
??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受托管理保障基金;參與托管和關閉清算信托公司;通過融資、注資等方式向信托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收購、受托經營信托公司的固有財產和信托財產,并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等。
??此次接手華融信托,實質上是信托公司之間的互救。而信托互救的故事并非第一次上演。此前,安信信托、中融信托、四川信托等信托公司風險化解過程中,信保基金的身影時常出現。
??2021年7月,身陷債務危機的安信信托宣布重組方案出爐,擬向信保基金及五家上海國企聯合成立的上海砥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3.75億股股票,募集金額不超過90.3億元,全部用于安信信托充實公司資本金。
??同時,信保基金還與安信信托簽署了《債務和解協議》,就此前二者之間56.5億元本金的債權債務達成和解。
??向信保基金“借錢”的還有中融信托。去年9月,中融信托將持有的中融基金51%股權質押給信保基金,獲得了6億元的流動性支持資金,于今年9月16日到期。
??此外,還有消息稱,信保基金曾參與到新時代信托、華信信托、新華信托的接管工作,四川信托也曾協調信保基金提供支持。
??實際上,信保基金頻頻紓困信托公司的背后,是信托業近些年來的風險項目激增、風險資產率大幅上升。
??據用益信托數據統計,2021年信托行業違約規模達1500億元,其中,房地產信托涉及違約金額約917億元,占比超六成,是居首的重災區。
??面對洶涌的違約、踩雷風波,部分信托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在此背景下,它們紛紛把借錢的手伸向信保基金。據了解,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近半得到過信保基金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信保基金亦承受不小的壓力。
??數據顯示,2021年,信保基金通過保障基金和資本金項下業務向信托業合計提供超過742億元資金支持,同比增長近180億元。同期,信保基金的資產總額同比減少約25億元至1467億元。
??華融信托踩雷
??本次信保基金即將接盤的華融信托,其前身為新疆國際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2月銀監會批準中國華融對其進行重組。華融信托注冊地為新疆烏魯木齊市,注冊資本30.36億元。
??目前,華融信托的股東行列中,除了控股股東中國華融,還有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華策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凱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恒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4.64%、7.32%、0.74%和0.51%。
??近年來,華融信托頻頻踩雷。
??今年4月,華融信托因借款合同糾紛,將新華聯及其子公司錦億園林等訴至法庭。案件起因于2019年8月,錦億園林與華融信托簽署信托貸款合同,從華融信托處取得為期三年的10億元貸款。而后,因雙方就貸款償還存在爭議,華融信托在貸款尚未到期時就將錦億園林告上法庭,要求其償還11.5億元的貸款本息,以及支付違約金等。
??而新華聯在2020年初就已暴雷,身陷債務違約、業績虧損的困境之中。
??在2018年的中弘控股債務危機中,涉及銀行、券商、信托等在內的機構多達35家。其中,華融信托在內的12家信托公司被卷入其中,涉及債務余額合計68.41億元。
??華融信托官網顯示,2020年以來,其共發布了十筆資產處置公告,累計金額超130億元。
??多次踩雷導致華融信托業績下滑,2020年華融信托營業收入為-26.23億元,凈利潤為-57.19億元。到了2021年,華融信托業績實現“逆襲”,營業收入為14.59億元,凈利潤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年報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末,華融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總規模為982.89億元,主要投向為工商企業、房地產行業和基礎產業。其中26.01%分布于房地產領域,數額達255.6億元,資產占比位列其投資細分行業第二位。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李姍姍
重要提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的立場或觀點。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方式:400-606-6969或ljcj@leju.com。
2022年8月18日,居然之家智能家居和智慧生活戰略發布暨東三省27城46店聯合招商會在吉林長春舉行